对教宗信的反思
中国人的挑战——一位大陆神父对 “教宗致中国的信” 反思
中国人的挑战
——一位大陆神父对 “教宗致中国的信” 反思
tiantianyu
前言
2008年的奥运会在中国就要举行了,我们天主教会的大家长(教宗)恰恰就在这个“节骨眼”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教会的儿女们来了一封家书,我认为这是圣神赐给中国的特殊礼物,这是“圣神的风”又再一次吹拂着中国大地,因为整个中国太需要它了 。因为无论是对中国树立更美好的形象来迎接明年的奥运会,还是对教会的儿女们所面临的困境,都可以说是一个清凉剂,帮助我们看出“圣神”将要带领中国走上更美美丽的前方,更要让中国的天主教会冲破迷惑的氛围,迈向更光明的未来!教宗的话语里面充满了爱的深情,也透露了教会儿女一些的痛楚,还有普世教会的担心。我本人才疏学浅,试从三个方面来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若有不妥之处,恳切期望有识之士能够予以批评指正!
是“接受”还是“拒绝”?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大的变革,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内,逐渐放弃了让国人生活贫穷一些“筋骨咒”。大胆地使用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开放的思维模式。以前要是用这种的思维模式是很危险的,就是你的脑袋一动马上就会有一大群人给你“画地为牢”了,更不用说你要是行动了。可是当时国家有很多人在饿肚皮,为了挽救这种的悲惨局面,一些领导人率先放弃了先辈们传授的“家规”,用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世界规则,结果时间不长就发生重大的变化:国家摆脱了贫穷,走上了富裕,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了。然后国人明白了一条:“发展经济是不分 ‘姓社姓资’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
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昔日曾为了这一目标不知多少人付出了心血。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几代人望眼欲穿,终于等到这样令人兴奋的时刻。几代人的“美梦” :即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人民缔结友好关系,来共同致力社会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我们这一代有幸看到了,先人的美梦终于成真。更令人兴奋的是2008年又要在北京举行世界瞩目的“奥运会”。这些迹象都在表明祖国经过近百年的艰辛与屈折,她已经觉醒又要开始行动了,正如有人昔日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 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激动的时刻到来之前,世界的大国还不时对中国的某些方面提出说三道四,让国人有时觉得难堪,不得不出来进行辩解。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近几年来又再三再四制造一些侮没国人声誉的事件,而这些又是恰恰在世界上损害了我们泱泱大国的形象。在这让整个国人困惑的时光,“圣神的风” 教宗致国人的信,从远方吹到了中国大江南北。这封“教宗致国人的信”,对中国好象是一个清醒剂!一方面它让迷茫的教会儿女能看清应该前进的方向:即各自应该放弃以往的成见,都要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圈子,接触对方交流彼此的心得与苦衷,并以具体的行动在爱德与真理中 “修和”,以“福音的精神”划解过去的伤痕,让我们所期待的教会“共融合一”早日在中国的大地上实现;另一方面我想它也给国人沉睡的心灵给了一点点触动,使其沉睡的国人再不要酣酣大睡了,鼓励国人要向前看,是应该学习接受世界规则的时候了,即接受 天主教会基本信仰真理“教宗任命主教”。因为圣座与世界174个国家有外交关系:他们都接受了天主教会信仰真理 “教宗任命主教” ,并没有指责教廷在干涉本国的“内政” (参<<单国玺枢机主教对大陆教会前景表示乐观>>一文,2005-11-28天亚社)。因为世界各国都接受了联合国的《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8条“人人有权享受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及其在一九九三年对成员国具有约束力的说明《第二十二号解释案》第四号“实践和教导宗教或信仰,同自由选择宗教领导人,神职人员和教师;自由成立修院或宗教学校;自由和散发宗教教材或者出版物,是各宗教团体基本事务的组成部分。”我想这也就是教宗所说的:“教会不要求任何特权”的含义,只是希望国人向世界看齐,接受世界规则:天主教会的基本信仰真理“教宗任命主教”。因为第一位在中国大地上工作的主教孟高维诺,当时元朝的中国政府就已经接受了这个信仰真理。为此“教宗任命主教”是基本的天主教基本的信仰真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它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的天主教的标志之一。我们也可以说已“教宗任命主教” 已成了国际惯例。中国若接受了,就会为中梵关系扫清最大的障碍,那么中梵缔结新型的友好关系就指日可待了。要是能这样顺利达成的话,中梵真的联姻了,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只会有可见的好处,如台湾单枢机主教所言“中国与教廷关系正常化,将会赢得世界的尊重!”(参<<单国玺枢机主教对大陆教会前景表示乐观>>一文,2005-11-28天亚社);另一方面做为整个天主教会的家长:教宗,也就少了一份为在中国生活教会的儿女处境“忧郁”:因为若中梵的联姻的话,中国土地上的所有教会儿女就可以出人头地了!受苦教会:这些儿女们,就可以到外面见见阳光,也就告别了以往那阴暗冰冷的岁月!即也就告别了过去那种要度纯洁的信仰就得承受东躲西藏的苦难!公开教会:也就结束了过去那些“做愧心事、说愧心话”的日子,就可以名正言顺按“良心”去过自己的天主教会纯洁信仰生活了。我想这也就是香港陈枢机主教所说他希望中梵双方能达成一个的“双赢”协议的深意,因为他是枢机主教当然要坚持天主教信仰的全部真理,同时他也是中国人只能做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情、说些对国家有益的话语。(参陈枢机主教2006年5月8日陈枢机主教响应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建议)我们的家长(教宗) 很同情中国的实际状况,也提出:“鉴于中国的教会近一段时间的特殊历程,我希望同政府就主教人选和任命主教的公开,以及地方政权承认 新主教必要的民事效应等问题,达成协议。”(9#)世界在看着中国,教会的所有儿女真的期待国人能以优雅的姿态,来回应我们的大家长(教宗)的深情厚爱。我们会问:国人会不会接受天主教会“教宗任命主教”的基本的信仰真理呢?”我们世界大家庭都会看到!
二、是“禁锢”还是“开放”呢?
2000年,暑假我从佘山修院回去,有次我站在安葬着十几位圣母圣心会传教士的墓前。他们都是比利时人,那时我的心境很复杂。他们放弃了家乡的优越条件,来到了东方这偏僻广阔的荒漠地区。以前有人怀疑他们,甚至还诋毁过他们的纯洁!前些天还有他们的家乡人来这里来看望自己的亲人,又为当地喝不上干净水和看病难的农民,打了几口水井,并支持当地的教会团体建了几个医疗所,来服务当地人民,同时他们也为了一个不信教村庄也打了水井。为的是让他们都喝上可口的水,过上好的生活。可就在那年国内竟有一股让世界的震惊的声音,我想不通国人为何还要让这些安息的亡者,去承担那些不明不白的“污蔑”?站在墓地的我,一方面感到有愧这些安息的亡者,因为他们为了我们同胞们的信仰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安息在东方这块偏僻的荒漠,今日又要承受国人添加给他们的这些“冤屈”,想到此我不由自住地流下的泪水,只有祈求天主能原谅国人的当时过激行为。让我感到有一点安慰是:当地那些善良的老人们,他们与这些亡者生活过多年,告知我们这些小辈:“他们为了传播主耶稣的福音,来到了当时这荒无人烟的荒漠。当时救济了无数在来这里逃难的同胞,挽救了他们的生命,让他们活了下来,就这样他们接受了信仰的种子。后来有人要驱逐他们,很多被强迫驱逐出境,有的誓死也不愿意回去,他们说要为羊群舍生致命。”我听到此,不由自住地对给那些老人说:“他们是圣徒,是天主活的模样!”。 不只是有这些十几人,其中竟有254位英烈都安息在长城以北的土地上。我们知道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有无数的英烈都为信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到底为了什么呢?人类的语言面对他们的壮举都会变得苍白无力,也就只好无声无息了! 没逞想那一年竟有一种嘶哑的声音,还要污蔑他们为信仰献身行为。过去的历史让国人对天主的教会真的有很多不应该有的误解,意为在中国的天主的教会还有另有目的。不过这只能说明国人的思想还被一些东西所禁锢。国人对天主的教会:还是“误会多多”,才有了那样的不智之举!我想世人会理解,也不会笑话国人的冒昧。为了中国的明天,国人真的有必要与天主的教会开始对话,这样才会走出过去对天主教会的阴影! 天主教会早已看到这点, “她”一直都在努力打开僵局.特别是我们的大家长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多次向中国发出呼吁,希望开启圣座与中国的对话。 俗语说“话是开心的钥匙!”,不要老是站在自己的圈子看问题,要是那样就发现不了历史的真相!我相信这也就是先教宗多次希望开启与国人对话的原因,因为国人对天主的教会有太多的误解。如今我们的家长还是一如既往重复先教宗的话语期盼开启与中国的对话,并期盼有具体的合作途径(参4#)。因为唯有沟通才能打开心灵的眼睛,会使自身看到应该看到而自身却看不到的地方。
“2008年奥运会”是标志中国开始与世界各国进步的盛会!我本人觉得它也是呼唤我们要在宗教领域内也应该与世界看齐的标记,不要再落后了,正如昔日有位领导人说的:“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是在宗教领域内还是原地踏步踏的话也就难免会让人家指指点点。那么有什么在制约我们前进的步伐呢?在这里我想引用<从历史角度看中梵关系关系发展>>文章其中的一段文字:“礼仪之争导致了中国当局实施“禁教”,虽然禁教但是对清朝任用传教士担当清廷钦天监监正等职位的却一点没有影响,其影响主要在民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对此有这种说法:‘康熙的禁教政策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它成为鸦片战争之前清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被此后的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所继承和遵行,其实这不只是对传教士,就是以后清廷对外的策略也可看出,后来就导引出清代君主一直拒外的态度。’虽然清朝灭亡了,但是有些学者指出:清代君主的这种拒外态度并没有因为清朝的灭亡而完全在中国消失。例如毛泽东在1950年对前苏联领导人的赫路晓夫的所说的,中国要自力更生。乃至今日提出的“自选自圣”的说法好象也是与这些有同出一辙的感觉。”我想这些话语很值得我们去沉思,它们究竟蕴含着什么呢?我想可能所蕴含的就是所谓的 “原则与立场”吧!在国人所说的“原则与立场”中,其中里面并不是“ 人所共知”的原则制约着国人,而是另一个。这就是国人的枷锁、“禁锢”着国人的思想。为了打开僵局,我们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再次重申天主教会一贯的态度:“唯一的愿望是恢复对话,以建立互信尊重及彼此深入认识为基础的关系 。”(4#)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我看还是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跟上的时代,勇敢地接受教宗的邀请与教廷对话,以可见的方式与圣座进行沟通,尝试放弃那些禁锢我们思维的东西,以“改革开放”精神重新厘定中梵关系,与教廷勇敢地开展对话,这样就会消除“误会”、这样双方建立互信关系创造好了条件,这样一来自然就会加速中梵关系正常化的步伐!我们这样做时只会为增加为我们国家的知名度,更会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也就少了别人说三道四的尴尬,同时也会让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教会儿女,更加全身心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就会自然而然形成,因为 “得民心者得天下” 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