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0日

再谈谈国内教会


 来源:陈日君枢机的博客  作者:陈日君枢机 
20110717110353479.jpg
我最近(A) 接受了“鼎”杂志的访问,(B) 在意大利北部出席维琴察市的圣经节时也接受了天亚社的访问,(C) 7月16日在为大陆教会举行的弥撒中也讲了道理,现在把三篇发言的重要部份节录在此,“喂”下我的Blog。

 (A)

有官方教会的主教宣扬“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为中国天主教会应走道路。我们要努力去说服政府,他们现行的一套并非真正的天主教。
教会的道理是有进步的,在圣神领导下,今日,大家明白政府不应该管理教会,今日,人多接受民主概念,明白教会应该独立于政权之外。
更不可以为梵二大公会议鼓励教会本地化、等于要求“民主办教”,这样理解有所偏差,教会有民主精神,没有民主制度。
爱国会凌驾主教之上,依仗政府的权力,完全操纵教会(一如在荷兰、牧民议会凌驾主教之上,结果,信仰及圣召都衰退了)。八大会议之后事实也没有真正转变过来。
爱国会完全控制教会,整个制度是假民主、反民主。
国内(地上) 教会主教身兼爱国会身份令人感到失望。取缔爱国会有助中梵改善关系。教宗在二零零七年的信内表示希望国内(地上) 教会自行改革,可惜(这么多年了还) 没有成功。
最近乐山、汕头非法祝圣主教,教廷宣布两人绝罚,成了僵局。教廷一直采取宽容的态度但中方不尊重教廷造成了僵局。
非法祝圣好比癌症,绝罚有如开刀切除肿瘤,梵方被逼采取此策来保护教会。
我不担心再有非法祝圣,只担心教廷的过份容忍使教友迷惘。
教廷当然了解大陆主教所受压力,但教宗鼓励他们要勇敢,接受眼前的失败,不能常让步。
有人说“没有主教就没有教会”。对,但国家制造的一批不是真正主教,是政府办教的工具,当中有教宗所指“投机份子”。政府也多次把圣经的句语任意曲解。
教廷在多处很迁就,而中方推翻底线,对教宗是很大的侮辱。教宗很容忍,但再继续容忍会使天主教会面貌模糊,所以现在是采取硬朗立场的时候了。
教宗的信已发表了五年了,可惜其内容被歪曲了。中国事务委员会也成立了五年了,可惜会议的共识没有被执行。两者都被 (部份) 浪费了。
指示清路向是教廷的责任,不能因政府强硬坚持而继续妥协,希望中国政府理解是时候付出诚意与教廷谈判了。

 (B)

教廷现已决定解决真正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有人问为何教廷没有呼吁(地上) 主教们退出爱国会。其实教宗本来在写给中国教友的牧函中已暗示了这一决定。
梵蒂冈最近态度变得强硬,中国政府可能有极瑞的反应……导致中国产生“真正的”裂教。我以为人们很想成为大公教会的信徒,真正的裂教是没有前途的,我们毋须害怕,我们更应害怕的,是一个获得教廷祝福的分裂教会。
天主教会近年因为妥协,变得越来越软弱,(地上) 教会里大多数成员不是坏人,但他们在压力下犹疑不决。现在他们知道教廷的态度将会更加明确,这对他们有帮助。

 (C)

这几十年来,我们所遭遇的都是苦难,就最近中国教会发生的事,我们会问天主为何会这样?
教宗本笃十六世说,这些苦难显示出“当人堕落于罪恶时所生的邪恶”。但在这些事上,天主同时也会显示出祂“对世事的更高的引导”。
我们需要了解到罪恶是很邪恶的,人堕落而不听天主的话,最终会变成怎样。我们教会内,有很多兄弟受到威胁,屈服了,做了奴隶;还有些兄弟受到利益的诱惑而腐化了。政府和爱国会有很庞大的人力财力,无法无天,流氓的作风成了理所当然。他们侮辱自己的公民,但其实也丧失了自己的尊严。每次有非法祝圣主教事件,都出动庞大的警察力量,并用了很多钱。
不少人都感到疑惑,为何一个无神论的政权要办教呢?天主要让我们明白,人如果不听天主的话,可以变得很邪恶。但在这个教难上,天主也让我们看到人的心能够有很宝贵的力量。
我们看到中国的殉道诸圣中,有传教士、有中国教友、有年老的、有年轻的、有男有女、有神父、有教友。每一个都很勇敢,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玛窦福音(10:34-11:1),耶稣说我来不是为带来平安,而是带来刀剑。谁想得到生命,不舍得自己的生命,就要丧失生命;谁为了耶稣而准备丧失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教宗本笃十六世从2006年的圣斯德望瞻礼,已多次说:中国的兄弟姊妹,你们要恒心到底,要准备接受眼前的全面失败,变得什么都没有,但要相信你们的苦难会带来胜利。
“要准备丧失生命”,是耶稣对门徒说的话。耶稣有办法,能使懦弱的人,成为意志坚强的证人。逾越奥迹,是耶稣经过苦难及死亡而复活。那是真正的苦难,真正的十字架,真正的死亡,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亲撰的《向佘山圣母诵》中,欣赏圣母,尤其她在圣周六当天,在耶稣真的死了、在坟墓里一动也不动,那些宗徒都害怕、失望,圣母仍相信,挨过那一刻。
教宗说在“最黑暗的时期,我们都要见到天主的临在”。
在弥撒中,我们会三次说:“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神父送圣体时会说:“请看天主的羔羊,请看除免世罪者,参加羔羊婚宴的人是有福的”。让我们充满信心,来迎接这个除免世罪的羔羊,从羔羊得到救恩,使我们在基督的奥体内,因着我们的忏悔、诚意及刻苦,能够帮助大陆的兄弟姊妹,使那些跌倒的能够站起来,犹疑不决的能坚强,已坚强和忠贞的能恒心到底。希望天主降福我们的马达钦主教,使他能够平安返回他的羊群中,服务他们。

万民福音部:良心与爱国


 来源:在中国做天主教徒博客  作者:万民福音部 
星期三2012.08.08

光启:
主宠日隆!
谢谢来信!七月六日哈尔滨又发生了非法祝圣主教的事件,被祝圣者是岳福生神父,当然他已自招绝罚,而且教廷已予以声明。他本人在2010的“八大会”里,接受了爱国会副主席一职。
爱国会是推行“独立自办、自选自圣”政策的机构,他是其中的重要成员,我不禁问:在非法祝圣的事件中,难道他真正地表现了爱国吗?
如何去辨别爱国的真与假?保禄宗徒给我们很好的启发。首先,他要求教友为国家的施政者祈祷,使他们能顺从良心以造福民众。
良心是天主的声音,为教友(包括神父、主教、教宗)来说,良心须受到圣经、传统和教会训导所薰陶。造福民众是指谋求公共利益,其辨别的基准建立在人与生俱来的尊严和权利上。谁爱国,无论是施政者与否,至少要有勇气以顺从良心,并兼有智慧以造福民众。好教友自然是爱国的,因为他“上爱天主、下爱世人”。
一位学者说的对:“自选自圣的实质是在主教任命过程中排除教宗。”亦即损害了教宗作为伯多禄继承人应有的权利。
从宗教角度看,这是违背信仰的,但从社会角度看,这是漠视民众的权利。假如教友在中国享有信仰自由,那么便有权利和教宗共融,而教宗也该享有自由去任命中国的主教。一切非法祝圣不但伤害教会,也践踏了民众的信仰自由,那就是人的基本权利。
如果中梵要展开诚恳的交谈,必须以信仰自由为公认的大前提,然后再谈其他的细节问题。可是,这样的交谈看来是中断了。
令人庆幸的是七月七日,上海教区举行了合法祝圣主教礼,被祝圣的马达钦主教为这个交谈打开了新的天窗,并无惧地传出信息:信仰自由是百姓的权利。
在他的祝圣礼中出现了一位非法主教,他的身份是全国爱国会的副主席,暂不谈他对教会礼仪作出的“污染”,而要谈的是他在这神圣礼仪中代表爱国会贯彻“自选自圣”的政策,他能真正地爱国吗?当然不!
我在马达钦主教身上看到真正爱国的榜样。他通过身体语言,巧妙地与非法主教拥抱,表示友善和交谈,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信息,即不可体现“自选自圣”的政策。马主教在他的谢词中,解说他牧徽的金句和牧者的抱负:“愈显主荣、同心合一!”为了听从慈母圣教会,今后要专务牧灵和福传的事务,他说:“我不方便担任爱国会的成员。愈显主荣、同心合一!”
我是教友,必须爱国,但我认为马主教不但表达了对教会的忠贞,也胸怀爱国的豪情。在马主教身上,我学到如何真正地爱国。爱国并非空洞的口号,却要实事求是、与民共步,分享民众对信仰自由的深切渴求,因为信仰自由是​​民众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公益。
历史告诉我们,顺从良心需要勇气,无论党内党外,都有杰出的例子,尽管他们要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马主教也给了我们一个好榜样。据了解,现在他是受到人身自由的限制,不过,他的豪情——“愈显主荣、同心合一”——正是他内心真正的自由。
我很喜欢你上次引用的圣启廉的话:“爱基督在万有之上,因为他爱我们超越一切;坚持对他的爱,永不分离;勇毅而亳无所惧地站在他的十字架旁。”尽管要面对十字架,但从十字架我们可获得复活的力量。

彼此代祷!
天赐

【评论】上海七七祝圣事件一个月后的反省



刊登日期: 2012. 08. 10
【评论】上海七七祝圣事件一个月后的反省 thumbnail
马达钦辅理主教在祝圣礼后接受教友亲吻权戒。〔资料图片〕
时间过得很快,上海「七七事件」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很多人都在反思,中国天主教徒的信仰生活自由的问题。
马达钦──一个本来不受关注的人物,可是突然之间却引起全球天主教会的关注,这是为甚么?是因为他说了退出爱国会而专务牧灵工作吗?
这句话本来没甚么,可是却让我们国家的领导感到非常紧张,到底为甚么呢?难道马主教的这句话具有政治企图?
身为主教能够讲出这样的话,祇是体现了他对信仰的执著和虔诚。
有朋友说:「尊重人,不仅要尊重与我们人生追求相一致的人,更要尊重与我们人生追求不一致的人。唯有尊重与我们人生追求不一致的人,才体现出一个人的心胸。假如人人都能够尊重与自己人生追求不一致的人,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和谐和美丽。人生追求一致的人和谐相处,那是同志;人生追求不一致的和谐相处,就是朋友。」
为此,中国要富强,民族要团结,祇有尊重宗教本身的发展,中国才会长期处在一个和平与和谐的时期。
看看历朝历代,都是这样,若皇帝英明,懂得尊重宗教,那个时代就发展成黄金时期。看看唐朝的兴盛,皇帝对百姓的尊重,对宗教的热爱,使唐朝呈现出一片盛世局面。
清朝时期大家都会夸赞康熙皇帝。他为了中国的发展,尊重外国传教士,向他们学习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识,把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引进中国,让大量身怀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教士进入中国。著名的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神父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正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使中国在十七世纪兴起了第一次西学东渐的浪潮。
可见宗教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今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其目的不就是在鼓励宗教为社会多做贡献,从而体现了宗教在社会上的重要吗?由此可见国家对宗教的认知。
要知道天主教的特殊性在于教会服从教宗的领导,服从教会的法律法规,以体现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特色,为此天主教主教是应该由罗马教廷来认定。而主教的职务应该都是为了牧灵的需要,因为他是信徒们的精神领袖。
为此中国共产党不能代替教宗,做天主教信仰的精神领袖,更不该干涉教会内部的信仰管理体制,特别是在祝圣主教这个问题上。
如今马达钦主教的事件似乎让国家的执政者有些迷茫,他们忘记了宗教信仰的本来价值。既然一个人有选择信仰宗教的自由,那么他就有选择权利和放弃权利的自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应该给予尊重,这样才能体现国家领导人的大度胸怀和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认可。
这次事件的出现,无论是好是坏都值得我们去反省,而不应该给马主教本人施加更大的压力。当局应给他多一点自由活动空间,这样才能使更多宗教团体感受到国家对宗教的保护。
其实,教宗祇是一位宗教领袖,而非政治领袖。为此许多国家的领导对教宗都非常尊重,而且与教廷都建立了友好关系。古巴共产党前领袖卡斯特罗曾拜会过教宗,越共领导人也非常尊重教宗。
有时候我在想,越南共产党需要向我们中国共产党学习改革开放的政策,因为有这样的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才能发展得这么快,才能在世界上逐步变成强国。但是中共也应该学习越共对宗教的尊重和支持。
总之,马主教的事件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国家对宗教的管理体制是否应该做出一些新的改变?
________
撰文:慎谦,中国大陆一位天主教徒。
【完】
相关文章:

【评论】刘赛眉修女:从教会学反思中国教会制度上危机



刊登日期: 2012. 08. 10
【评论】刘赛眉修女:从教会学反思中国教会制度上危机 thumbnail
刘赛眉修女。〔资料图片〕
香港教区圣神研究中心出版的《鼎》夏季号第卅二卷,刊载以「普世教会共融必须固守」为主题的一系列文章,天亚社获中心同意转载,以飨读者。以下是教会学教授、耶稣宝血女修会总会长刘赛眉修女撰写的文章: 

从教会学反思中国教会制度上危机
绪言
本文主要是从教会学的角度反思天主教圣统制的基本结构,并盼有助中国教会在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及「自选自圣主教」的问题上,从教义的角度再作深思。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控诉与指摘,更不在于判断个别神职人士或教友的信仰与道德操守,而旨在客观地阐释天主教教义上对于圣统结构上历久弥新的基本信仰因素。
的确,教会作为一个人间的团体,某些制度,会因社会环境及福音的有效传播,而作出适时的外在转变,但是,对于某些牵涉到教会本质的基本和核心制度,不能轻率改变,否则,整个教会将因着这些制度上的改变而损伤了天主教会的特质,扭曲其本来面貌,使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逐渐脱钩,形成真正在信仰上及在教会本质上的分离;而在中国大陆上的教会团体内,某些神职与教友一直宣称的「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及其对此原则的阐述,实在令到全球各地关爱中国教会的人士,甚为忧虑,深恐如此下去,中国教会将走上一条不归路,并将愈走愈远离普世各地的姊妹教会,最终将以一种难以弥补的分离,渐渐自成一教。因为,对「独立自主自办」的解释,有可能很深牴触天主教会身上的四大标记,尤其是她身上的至一性、至公性以及宗徒性。(这一点,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于二零零七年发布的《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天主教主教、司铎、度奉献生活者、教友的信》第七号(页21-22)里,曾经作出提点。)
所谓宗徒性,其中包含着「继承宗徒」的传统因素,即是:普世主教团是继承以伯多禄为首的宗徒团。
深盼中国教会作为天主教真正的地方教会,能努力维护全球各地教会自建立以来便极力保持与发扬的四大特征,即是耶稣基督教会身上的至一性、至圣性、至公性与宗徒性。现在,就让我们从信仰和神学的角度,稍作反思。
主教制度与教会的至一性和至公性:
1.1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有关教会特质的训示
的确,今日在神学上,对教会至一性的解释,颇为深而阔。教会的至一性,除了表达在宣认同一的信仰、传扬同一来自耶稣基督的福音以外,更实现在一个接受「以继承伯多禄为众主教之首的教宗」的制度上。当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论到教宗的「首席权」与教会的统一时,《教会宪章》第三章,毫不含糊地训示:
主教团的统一性,也表现在每位主教与个别的教会以及整个教会的彼此关系上。罗马教宗继承伯多禄,对主教们和信友群众,是一个永久性的、可见的统一中心和基础。
《教会宪章》第三章接着又说:
每位主教则是其个别教会的有形的统一中心和基础,这些个别教会都是整个教会的缩影,惟一的大公的教会就在它们中间,由它们集合而成。因此,每一位主教代表他自己的教会,全体主教在和平、相爱及统一的联系下,与教宗一起代表整个教会。(参阅《教会宪章》第3章第23号)
教宗首席地位与权力的存在,目的是为著整个耶稣基督教会的统一、合一,并具体实现教会「至一」与「至公」的特性。
大公会议清楚地说:「每个地方教会都是整个教会的『缩影』」,应拥有教会恒古以来便如此实践的至一性与大公性。各地教会虽不同,但都隶属于一个永久和可见的统一中心与基础——伯多禄的继承人教宗。
天主教会的至一性与至公性,是一体两面的事,所谓至公性,意思是指:多而一、一而多(unity-in-diversity)。全球各处地方教会的多元发展不能伤害或抹杀了其身上的至一性,而这至一性,除了努力宣扬同一个福音以外,亦表现在与全球普世教会及与其至高元首教宗的共融合一上。
1.2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有损教会至一与至公的特质
若从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议训导的观点去看,中国教会内某些神职人员与教友所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及其对此原则的解释,实在令人不得不质疑他们是否已偏离了大公会议的训导,并逆转了教会「很古的一种风纪」?(参阅《教会宪章》第22号)
另外,若中国教会对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一意孤行地推展下去,最终不但会使到作为普世教会一员的中国教会身上的至一性与至公性逐渐含糊、削弱及受损,以致不能再有力而明彻地彰显出天主教会的真正本质与特征,而且,亦将使到中国教会逐渐与全球的姊妹教会疏离,失去与普世教会在「信仰与体制」上的真正统一、合一和共融。
主教制度与教会的宗徒性:
2.1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有关教会宗徒性的训导
论到普世主教团及其首领的关系,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教会宪章》,给予了我们十分清楚的指示:
由于主的规定,圣伯多禄及其他宗徒们组成一个宗徒团,基于同等的理由,继承伯多禄的罗马教宗和继承宗徒的主教们,彼此也联结在一起。按照很古的一种风纪,设立在全世界的主教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罗马主教之间,经常在统一、爱德及和平的联系之下,息息相通;同样地,他们召集会议,……这些都说明主教圣秩的集体性质;历代的大公会议也清楚地证实这一点。(参阅《教会宪章》第22号)
耶稣在世时召选了「十二人」,建立了一个以伯多禄为首的宗徒团。在天主教的信理上,一直都清楚训示,所谓「继承宗徒」,不仅是指教会承接宗徒所见证所传递下来有关耶稣基督的信仰与福音,而同时,在教会的制度上亦指「以罗马教宗为首的全球主教团是继承以伯多禄为首的宗徒团」。
这种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古老风纪」与传统,是天主教重要教义的一部份。教会一直相信一种「双重的继承」,即是:普世主教团是继承由耶稣所建立的「宗徒团」(十二人),而普世主教团之首罗马教宗是继承宗徒团之首伯多禄。这种「双重的继承」,正好说明了主教圣秩的「集体性质」。
因此,今日在神学上,神学家视祝圣主教是整个圣秩圣事的高峰与圆满,而全球主教团与教宗的共融亦具体显示了各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的统一与共融。
天主教基于以上的信仰,在很古老的时候,已流行着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经过时间的洗礼,已成为教会内一种具有健全神学理论基础的礼仪习俗。对此,梵二大公会议有以下的训示:
古时已经流行一种习惯,在新的当选者升任最高司祭职务时,必定邀请许多位主教来参礼,这种习惯也暗示著主教职务的集体性。一个人接受了圣事的祝圣保持着与(普世)主教团的首领及其他团员的圣统共融,就是主教团的—份子。」(参阅《教会宪章》第22号)
2.2 「自选自圣主教」损害教会身上完整的「宗徒性」
主教的祝圣礼,很深蕴含着个别主教与普世各地教会的主教以及同时与罗马教宗共融而成为一体的意义。中国教会团体内某些人士主张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并实行自选自圣地方主教,这样的做法,不但伤害了主教制度本身的集体性质,并隐含地意味着否定了自己为普世主教团的一份子,也或多或少损伤了本地教会身上完整的「宗徒性」,因为,主教职务的集体性最根本是来自整个宗徒团的完整继承概念,即是:个别主教与普世主教团及其首领罗马教宗统一共融而成为一个完整继承宗徒团的主教圣统。
结语
本文的论述,主要是从信理的层面出发,并依据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训导作反思。当然,我们亦了解中国教会大部份神职人员与信徒们,目前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并非局外人或旁观者能够完全理解。
在正常情况下,爱国爱教两者并不彼此冲突。但当活在不正常的处境中时,两者就变成不平衡、彼此冲突、无法整合。作为天主教信徒,在爱国的真挚情操下,应极尽所能去维护教会的本有特质,实践真正的爱教之责。若某些做法使到教会的特质受到削弱或损害时,则我们亦很难说是真正地达到爱国爱教。
有些问题,并非绝对不能解决,或者是完全没有出路。例如选圣主教的问题,祇要不纯粹置于政治与权柄的角力上去处理,而在互相尊重,彼此对国情与教会的独有本质多作深入交谈和了解,共同寻找出互惠共存的空间与出路,这样,国家和教会都能对社会的真正稳定与和谐作出共同的贡献,而国家与教会两者亦能各自发挥其本身之独有特质。当这样的一天来临时,中国教会及其教民才能有机会达到爱国爱教的真正境界。
事实上,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其《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天主教主教、司铎、度奉献生活者、教友的信》内,表达出他一方面作为教会的至高牧者,固然需要陈述正确的教义,维护教会内古老的风纪,纠正偏差的做法;而另一方面,他亦在信函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他对中国人民与教民的关爱,并常常盼望伸出交谈之手,努力拉近距离,增进对话。教宗亦深盼中国教会能在不损伤教会的独特本质的情况下,实践出真正爱国爱教的精神。
【完】来源:《鼎》,引言为天亚社所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