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4日

与天赐对话


 赐」代表着一些关心在中国的教会及其福传使命的人,他们提出有关问题与意见。本博客每次从中选出一些课题,以展开对谈。这些人都被视为天主的礼物,故称之为「天赐」。同时本博客也邀请一些人来回答,而回答者的名字是「光启」,顾名思义,有「以光启照」的涵意。同时这又是为纪念中国教友、天主仆人徐光启(1562-1633),并提醒大家依靠他的转祷,获得奇迹,期盼他能早日列入真福品。这里所写的,希望能发挥「光启」的作用。 

022 教会需要更多有圣德的司铎 (一) La chiesa bisogna dei più numerosi sacerdoti santi I


星期四 2013.01.24
光启:
主宠日隆!
诚挚感谢你的回信! 新年伊始,祝愿中国的教会在天主的特殊眷顾下持续发展。不能否认,在二O一二年饱受创伤的中国教会得到了天主太多的照顾。教会虽由耶稣基督亲自建立, 但也不乏世俗之流弊在其内滋生。近年来,中国教会的部分年轻司铎在灵修生活方面出现了倒退现象,从而导致他们的行为和福音劝谕相背离、一味追求世俗方面的满足, 特别是对物质享受与金钱的追求。其实,这些司铎本质是好的,可惜在世俗的诱惑面前表现得很懦弱——买好车、用昂贵的手机、穿名牌、住处豪华、所用之物应有尽有等……。这些行为也造成牧灵事业停滞不前、教友的灵修生活颓废,甚至令一些教友而背叛了他们的信仰。

为了教会的事业、也为了这些年青司铎的圣召不至丢失,我认为,中国教会应该加强对司铎的灵修培育。

彼此代祷!
天赐

----------------------------------------------------------
教会需要更多有圣德的司铎(二)

愿天主赐予你丰富的恩宠!

谢谢你的来信,你在信中谈到在中国的教会有些司铎的灵修生活出现倒退现象,从而追求金钱与享受,我也知道,确实有一些司铎不遵从福音劝谕随波逐流,不知不觉中被这个世界同化了,因此而导致教友们在救灵的道路上迷茫。确实,他们的这种行为让人担忧。 

目前,世俗化、道德沦丧、追求现世物质享受的浪潮强烈的冲击着中国教会,也冲击着我们中国教会的青年司铎们。他们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诱惑与挑战。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也就是要对青年司铎需要再培育,也包括灵修培育。要多为他们祈祷,使天主的恩宠常常临於他们。 

修生在修院培育期,有院长、神师的管理和引导,神业有一定的规律性。可是,晋铎以后这就完全在于个人的自律,也取决于他们与天主的关系怎样。如果这种关系有所松懈、怠慢,那么一些人、地、事物对他们的挑战和诱惑也会随之而来。他也可能经受不住世俗浪潮的侵袭与考验 。

在中国教会中不乏圣德超群的司铎。所以,这些灵修匮乏的司铎应在修德的道路上和他们看齐、多和他们交流灵修体会。另外,其他的司铎弟兄、修女、教友也不要歧视、打击这些在灵修道路上走歪路的司铎。而应以兄弟之情提醒他们、纠正他们、多为他们祈祷。 当然,教区主教更有责任让这些司铎弟兄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也可让一些有圣德的老司铎作他们灵修道路上的陪伴者。

司铎既然被召叫和派遣,生活就要努力与善牧基督看齐、生活在祂内、成为基督第二,从而吸收世人到基督面前归于基督之首。所以司铎在生活中不仅使自己归于基督,更要把整个人类带到祂的面前,以光荣天主圣父。在一些堂区,有些司铎任劳任怨、毫不追求个人的享受而以救灵作为己任、带领教友走圣德的道路。这样的司铎,都会得到教友的爱戴和天主的特别降福与宠幸。 

司铎们要成为教友生活中的典范,就必须要时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更不能忘了自己的使命和身份——基督在世的代表。司铎还应成为教外人和信友们生活中信仰的典范,因此司铎若无圣德、圣德的好坏,都直接影响教会的发展、影响教会的形象、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对基督的认识,从而也影响人灵的得救。所以,圣若望鲍斯高说“一个司铎绝不会一个人升天堂或下地狱,他会带领一大邦人升天堂或下地狱”。

司铎的善表和圣德直接影响牧灵生活的成果。有些堂区牧灵生活通停滞不前、有些堂区的牧灵生活蓬勃发展。追其原因,都与司铎的圣德修养有很大关系。 

我认为一个好的司铎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灵修,在基督内寻求安慰和满足。“每一个司铎有责任效法基督,忠诚不懈地在圣神内执行自己的工作,以获得圣德”(《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13)。

为此,一个好司铎应不断地完善操练自己的灵修:

1.应是一个神贫的人,祂“用贫困和在受压迫之下完成救赎的工程”(参斐2,6-7;格后8,7)。司铎领受圣秩圣事以后,“被邀请志愿神贫。由于贫穷使他们更清楚相似基督,并能更献身于圣职”(《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17)。 对司铎来说,神贫的德行。尤其是选择基督为至上,作为他们的“份子和产业”(户18,20)。意思是生活于这世界,但不属于这世界(参若17,14-16),并且不贪婪世物(参格前7,31)。这样,也意味保持一定的自由及对世物的摆脱。

2.应是一个祈祷的人、专务内修的人:除过念自己的日课外,更需要每天省察、看圣书、读圣经、拜圣体、念玫瑰经、勤办告解等等。这些都是维护内修生活最宝贵的方法。用在天主内的力量和祂的圣言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言行。

3.应当每年暂离日常工作,进行一次避静,集体的个人的都好。坚持每月举行一次一日的内省。

4.勤研读神学、灵修、牧灵等对自身的成长和灵修有益的书籍。

5.每天应忠诚不懈地在基督内执行自己的工作,如每天举行弥撒圣祭、积极满足教友的各种圣事需要。这样,在圣神的礼仪中籍着天主圣言和福音的宣讲,司铎不但圣化了他人,而且也圣化了自己。

总之,当今的中国教会需要更多的属于天主的人和属于天主的好牧人、好工人,让基督的福音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得到广扬。所以,司铎的职责更为重要。只要司铎接受召叫就注定他必须为基督和教会奉献一生。所以,我们共同祈求童贞圣母玛利亚和她的圣子基督帮助我们中国教会的所有司铎能常常生活在主内、摒弃世俗的各种诱惑、专务修德、为所有中华儿女的得救和福音的广扬而努力。 

送上祈祷和祝福, 主内挚……

光启

【评论】梵蒂冈与北京建交系于台湾教会兴衰


Tags: , , , , 

刊登日期: 2013. 01. 24
【评论】梵蒂冈与北京建交系于台湾教会兴衰 thumbnail
「北京与梵蒂冈建交」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之际,台湾教会的发展前景不禁令人忧虑。图示中华民国驻教廷大使馆外的标志。
辅仁大学天主教学术研究院院长黎建球教授,日前在庆祝中华民国与梵蒂冈建交七十周年的演讲会里透露,他经常遇到教外朋友询问:「当梵蒂冈与北京建交时,你是否要放弃天主教友身分?」
这位曾任辅大校长八年的这句问语,显示著台湾教友的窘境,也是台湾天主教会目前遭遇培育本地修道人陷入困难,国际修会逐渐撤离台湾的缘故吗?
自一九七一年十月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取得联合国的中国席位,教廷驻华大使葛锡迪(Edward Cassidy)总主教被教廷立即召回述职,未再返台任所,从此教廷与台湾间维持在「宗座代表的代办级大使馆」的外交关系至今。同时,「北京与梵蒂冈建交」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过去半世纪里藕断丝连地断断续续传闻,却一直未成事实。
今年适逢中华民国与教廷建交七十周年,却遇到台海两岸处于「外交休兵」政策,台湾官方就显得克制而低调,祇在台湾庆祝,未在梵蒂冈举办任何公开大型活动。
一九四二年十月廿三日的《罗马观察报》报道国民政府派遣驻教廷大使,公开宣布中梵建交。于是,台湾地区主教团选在去年十月二十日,在台北总教区主教座堂举行弥撒来祝贺双方建交七十周年,再在邻近的静修女中举行庆祝酒会,台湾官方祇由外交部和内政部官员出席,未有总统、副总统或行政院长现身,在外交礼宾上显得「非常低调」。
中华民国首任驻教廷公使谢寿康在一九四三年一月廿六日抵达罗马,获得教廷高官迎接,廿八日见国务卿,二月廿五日觐见教宗呈递国书,完成大使报到手续。
为此,台方选在今年一月间举办两项学术性庆祝活动:一是一月十六日外交部外交及国际学院举行前任驻教廷大使杜筑生博士的新书发表会,书名是《教廷的国际地位与其和中国的关系》;二是十七日辅大天主教史研究中心举办一天的演讲会,主题是「教廷外交与中国教会──中梵建交七十周年」。
教廷驻台代办陆思道(Paul Russell)蒙席在弥撒证道时强调,过去梵台间发生风风雨雨的阴影,「皆不是源于中华民国或教廷的根本特质,而是外力使然」。他所指的「外力」就是北京的共产党政府。
同样地,杜筑生在著作和演讲里也都表明,梵蒂冈与「中国」外交关系经过半世纪演变下,竟成「台梵中『三边』关系」。
在演讲会上,不论是来自香港的陈日君枢机在「教廷的牧民与外交之间的矛盾」专题演讲,或是杜筑生主讲「台梵中三边关系的现况及发展」,和《梵蒂冈电台》前任编辑江国雄主讲「历史的启示」,都祇是仔细地分析教廷与北京政府建交的障碍,北京采用「一会一团」控制大陆分裂天主教会惨状,使听讲的辅大师生沉溺于北京与梵蒂冈建交仍是「遥不可及」的乐观。
唯有主持人黎建球教授谈到台湾天主教会,在维护未来的台梵外交关系里的重要性,更对台湾天主教发展前景逐渐微弱感到忧心。
黎氏在二零零四年起担任校长,其间致力推动台湾与教廷及普世教会、天主教学校间的文化学术交流,对增进台湾与教廷邦谊作出贡献。
最明显的成就是双方签订「中华民国教育部与教廷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合作及研习、资格、文凭与学位采认协定」,辅仁圣博敏神学院从此直属梵蒂冈,学位被台湾在内的全球高等学府承认。
他语重心长地呼吁台湾天主教会要争气,才能获得教廷继续重视维持台梵外交关系。他更感叹地说,目前辅大校园里,神父担任专任教授已是很难看到了。至于天主教中小学里聘用神父更是奢求,因为台湾「本土神父」人数实在太少。
他指出,如今台湾教友人数未有明显成长,反而逐渐减少,国际修会逐渐迁离,全台七个教区里竟有一个教区的教友人数不满一万人。为此,教友们要思考是否能够肩负教宗付予担任「桥梁教会」的重任。
根据台湾天主教会统计,目前有近廿四万进堂信徒,神职人员四百多位,大部分是高龄者,本地和外籍各半,修女一千多名。无神父常驻的教堂在各教区都可见到不少。主教团证实,去年台北总教区准备推动的「已婚终身执事」制度,因教廷要求全台七个教区达到统一办理能力时才开始,故目前已胎死腹中。
开教一百五十年来,台湾仍然停留在「传教士进口国」阶段,由昔日自欧美国家转为亚洲和非洲的大量传教士来台湾担起「福传外劳」。
台北教会人士指出,若台湾各教区和修会再不尽速大量培育愿意修道的本地青年加入,不尽早改革本地教会行政制度给予教友重要角色,不重划教区,不消除对神长祇歌功颂德的风气,则天主教在台湾前途再遇到台梵中止邦交时,一错再错,出现教友背弃信仰的状况,就令人非常担忧。
__________
撰文:郭芳贽,天亚社驻台湾特派员。
【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