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5日

逆向思维:胁迫归来,路在何方?

逆向思维:胁迫归来,路在何方?
天亚社 刊登日期:2011.01.11
   十一月二十日承德郭金才神父未经教廷批准非法祝圣为主教。八位为教廷认可的主教被胁迫参加了此次祝圣典礼。十二月七至九日中国天主教第八届代表会议召开,多为主教、神父和修女被迫参加。
针对这两次令人痛心的事件,教廷新闻室分别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及十二月十七日发布公报。

在关于非法祝圣公报里,「胁迫参加」一词似乎掩盖了一切。衡水(景县)教区的主教胁迫归来后,据教区神父说他在基督君王节(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开举祭。

其他主教大多都没什么表示,照常管理教区和主持礼仪。也许个中理由就是因为他们被胁迫。

沧州(献县)教区主教采取了回避举动,但是十二月十七日归来后就确定一月十三日祝圣神父。到底是教廷方面给了其处理方案,还是他个人的决定,大家不得而知。

公报的第二点说:『圣座打算对所发生的事进行深入的评估,包括考虑此次主教祝圣的有效性和被牵连的主教们按教律而言所处身的境况』,这对这些主教好像毫无关系。

教区神父、教友对他们的同情理解,也让教廷的公报形同废纸。如此被迫参加,巧妙地掩盖了自选自圣的非法性。主教们归来后心平气和的态度,使教友们觉得参与非法祝圣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样,教廷公报的第二点就巧妙地被注解为:教廷在没办法之下的默许。主教自己不会也不便谈及教廷对其个人的处理决定;神父教友由于同情或是迫于面子也没人问及;教廷对此也没有公开表示。

这样,胁迫成了挡箭牌,公报第二点关于被迫参礼主教的处理方案,以及第三点有关郭金才神父按法典一三八二条所面临的处境也就形同虚设。胁迫参加了也就参加了。

信友不明了自己的权利

面对代表会议的教廷公报,不论自愿参加还是被迫参加,似乎都没有看到第二点声明:「主教们,与及神父们将要向各自教会团体的期望交代。」很多参加者真正对此向教友有个说法的很少。
信友也根本不明了第二点所指,教友有权从这些牧者身上‘获得信仰上和道德生活的指导和保证’的意涵。这样,这个教友反对的会议就被人们忽略了。
没有人希望被迫参与者受到处罚。教廷的两次公报是要严明教会的立场,维护正统信仰,为在中国的教会指明方向。但是胁迫归来者坦然处之的态度,神父教友们的同情理解,让中国教会前进的路变得模糊不清。

被胁迫参加有错误么?如果有错误,怎么对主教们连一个隔离审查阶段都没有,一切照旧,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如果没错误,教廷还声明什么?

处罚不是目的,但是处罚的兑现让人明辨是非。谁也不希望处罚谁,但是错误却没有任何处罚的兑现就等同于默许。

被胁迫者回来了,胁迫归来后的路在何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