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一代的领导人很好地利用了网络听取民意,我们常常在官方媒体看到胡主席、温总理通过互联网和网民沟通。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网络非常开放呢?答案当然是:NO。大部分网民知道有一种上网方式叫「翻墙」,中国互联网有一堵高高的墙,网民深居墙内,可谓庭院深深!
在中国,作为第四权的大众媒体失去完整的监督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为传播政治、宗教和私人资讯的网站当然要更加被「特殊照顾」。
如果你做过国内任何一个天主教网站的负责人,你应该碰过类似经验:一不小心网站就莫名其妙被封杀,弄不好还会被请去「喝茶」。有点实力的网站充分发挥「伺服器游击战」,不断搬迁逃避封杀;没实力的不是一命呜呼,就是奄奄一息。所以大陆天主教网站风雨飘摇十余年,都是战战兢兢一路走来。
中国天主教网站大大小小上百个,常年不更新的网站过半,剩下偶尔更新的网站少于一半,做得有点特色又经常更新的更是寥寥无几。
我曾经与其他网管讨论过这话题,大家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教区不重视网络福传、网站发展方向不明确、网站服务人员不够专业等。
曾有教区网站负责人无奈地告诉我说,主教同意他们开设网站,但是从来没有扶持。「我们没钱也不知问谁要,没人管理也不知找谁。网站常常被关闭也没人及时处理。」
这样的情况在大陆教会网站中占大多数。教区为何不关注?为何即使关注也不扶持?为何扶持了网站发展却不见成效?
除了中国特殊形势下的大环境,教会内部情况也阻碍网络福传发展。
中国教会来自政治上的压力,导致了一系列内部问题。「公开」教会团体受制于政府的干涉,其他福传工作亦要看脸色,哪有时间和精力去重视网络福传。「地下」教会团体更是困窘,本身就爹不疼娘不爱,内外两面夹击,更无这种闲情逸致去大搞网络福传。还有来自两个教会团体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各自内部的矛盾冲突,这种情况从未消停过,内耗让我们没有过多心思重视网络福传。
我讲这些并非毫无根据,从各网站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家发布的教闻基本都是歌舞升平,对教区领导或对教区功绩的歌颂,非常和谐。当然这不是坏事,但是新闻毫无独立性可言。
此外,地下团体办的网站不报道公开团体的消息,公开团体的网站不想或不能报道地下团体的消息。有神父给的理由是:「他们做得好是他们的事,我们不要报道。不然,容易误导教友以为我们要合一了。」
网站当然更不能披露教会的不好现象,那会「严重伤害天主教徒的感情」。掩盖错误被美其名曰:维护天主教会声誉。我们常常在抱怨CCTV太假的时候,自己理所当然的走了这条极具中国特色的路。大众媒体作为第四权的监督权在中国教会也难以立足。
最后,仍有一些主教和老神父认为网络是不好东西,上网就等于是玩,对于网络福传更是没有概念。这些都导致网站发展的局限。
即使有那么多不利因素,教会网站还是顽强的坚持下来,首要当数《天主教在线》。它是国内天主教网站建立比较早,也是目前为止唯一门户网站。网站资讯丰富,内容更新及时,也敢于披露教会内一些不好现象。相对于其他网站,它拥有较为独立的自由空间。在中国教会内能坚持做到这样实属不易。
但《在线》的高层管理员说,因为他们的定位是门户网站,所以各种资料都涉及,这也造成广而不精的情况。别人遇到的困难也是他们的困难,如缺少网络程式设计人员、缺少网站服务人手等。
另一位《在线》的前高层管理员跟我聊的时候感慨说:网站一直没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新闻是以转载为主,这也是大陆教会网站的通病。
国内另一知名教会网站《天人彩虹桥》,从二零零二年建站到现在,一直难以突破创新。多年的改版工作一直没有落实。据了解,合作过几家网络公司都中途流产,因为网络公司大多以做商业网站为主,对有不同要求的教会网站,感到难以理解。
做一个网站需要彼此间长期不断沟通才能达到要求,谁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这样耗下去,网站改版也就成了心里的痛。教会网站各种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成了每个网络人心里的痛!
然而问题真的在于缺乏各种人才吗?《天人》网一位前任管理员一语道破天机:「网站管理必须达成企业化管理,才可以成功。」这也意味着需要投入大资金,从管理、技术、新闻和语音视频制作等都需要专职人才,内行人知道每一样都要「烧钱」。即使每个网站选一个特色去做好,也有很大的经济压力。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教区有魄力投入大量资金用作网站建设。
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我们都还没有很完备的条件去做好教会网站,于是乎利用飞信、博客、论坛、聊天室和QQ等廉价福传方式此起彼伏,热火朝天。然而,这些方式就像怎么揉都松散的面粉一样,面粉满天飞,却因为缺少主心骨不能揉成团。
我相信祇有把网站管理系统建立起来,其他一切网络福传工具就自然产生凝聚力,中国网络福传的时代也就真正来临!
__________
【完】天亚社英文博客:
Net prophets struggle in Chin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