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教廷零八年中致函大陸主教促勇敢履行職責
2009-1-2 | CH06354 |
【天亞社.香港訊】梵蒂岡零八年四月向教廷認可的中國大陸主教發出信函,重申教宗本篤十六世在零七年六月致中國天主教徒牧函中所強調的原則。
梵蒂岡國務卿泰西修.貝爾托內(Tarcisio Bertone)樞機零八年四月廿二日發信給大陸九十位主教,包括已退休的主教,但「不包括那些尚需就他們祝聖的特殊方面或者情況作出澄清的極個別主教」。該些大陸主教自五月開始陸續收到信函,但有些在多個月後才接獲該信。
國務卿信函重申天主教教義的基本原則,並提醒主教在共融的作用。它說,教宗邀請大陸全體主教「勇敢地履行你的牧職」,展示教會的公教性,並通過與政府當局展開直接和相互尊重的對話,取得「更加廣泛的自由空間」。
貝爾托內樞機的信函也請主教們「聯合起來」,要求當局承認他們「真正自由地聚集在一起、真正自由地探討問題的權利」。它提到,教宗牧函已闡明了這些原則,主教們可「共同找到正確的態度,以面對教宗牧函中第七號所提到的那些(國家)組織」。
教宗牧函第七號指出,某些實行「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民主辦教原則」的機構,與教會教義無法調和。該註釋指明,這一句引自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章程。
國務卿的信函也提醒主教們,要「特別的關注,使主教的祝聖祇能在宗座批准後再進行」。
收信人之一、河北省唐山教區方建平助理主教十一月對天亞社說,列出合法主教的名單可讓人們不用猜測「誰是合法、誰是不合法」,這是中國教友相當關注的問題。
方主教在沒有得到教宗批准的情況下,於二零零零年一月六日在北京晉牧,但兩年後獲教廷認可。他形容四月這封強調共融和教會的信函,對中國教會的整體發展有好處。
另一位收到信函的「公開」教會主教對天亞社說,此名單可讓合法主教知道彼此的身分,「更容易理解身處的環境」。
這位不願公開姓名的主教認同貝爾托內樞機號召大陸主教實踐教宗牧函的舉措,但指出他連召叫全體神父聚會也有困難,更不用說與全國主教一起開會。
華北一位收到信函的「地下」主教對天亞社說,零八年四月信函更加具體地闡述了教宗牧函七、八、九號中所提到的關於教會團體和國家機構、中國主教和主教的任命等問題。
即使如此,對於貝爾托內樞機信函鼓勵主教們聚會,他疑惑教廷是否完全理解中國的形勢。他說:「我們也希望能有這種機會,但問題關鍵在於政府。」他續說:「我們很願意與政府保持和諧關係,但他們要的是『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原則,以及『自選自聖』主教。」
一位地下神父對天亞社說,老主教出門並不容易,而對許多「地下」主教又不能自由外出。有些至今仍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他們又怎能相互聯繫?」
他建議梵蒂岡指派一位主教或一個主教委員會來召集這樣的會議,認為這對解決地下與公開教會團體之間幾十年來的衝突,極其重要。
他稱,雖然教宗牧函回應了這一點,但「牧函到了國內主教手上,各人都有自己的解讀」。
在香港的中梵關係觀察家管平雄指出,貝爾托內樞機的信函重申了教會的基本原則,並要求具體行動;而收信人名單為內地主教提供了團結的基礎。他向天亞社說,梵蒂岡亦充分意識到中國教會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
在貝爾托內樞機的信函中,主教名單是按姓氏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但有些國內教會網站以其他方式重新編排,如以省份區分,或加上教區及主教的頭銜。有一個網站更額外製作一份名單,提供未獲教廷認可的主教名字。
信函自零八年四月簽署後,名單上有四位主教已去世,而至零八年底沒有新主教晉牧,因此在名單上的教廷認可主教現有八十六位,其中約六十位屬公開教會團體。
【完】(天亞社英文新聞見CH06354.1528期2008年12月19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