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6日

自古圣教慕素颜,大公教会宗徒传。岂能舍本逐特色?硬把福传向自办!


来源:山人神父
朋友让我对926日朱维群在宁德的讲话和928日王作安在华盛顿的讲话谈些看法!我说,看法有却不一定非要谈!但鉴于总有人想从宗教官员的话语中为天主教在中国的处境琢磨点新鲜意思出来,于是觉得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也许亦不错!虽然从来不敢希望会改变什么,且说出的想法难免可笑!但朋友询问,就言之一二,添置笑料罢了!

925927在宁德召开《一会一团八届一次牧灵与福传委员会会议》,一会一团网站的报道较之中国民族宗教网邓文龙的文章,自选自圣一词出现的数次少了许多,于是有人对朱维群的讲话浮想联翩,仿佛中梵前途又要露出些许光亮希望来!

马、房讲话从报道看似乎真是:一不见“高举”,二未见“坚持”!但朱部长一到,“詹思禄主教汇报会议情况,认为会议明确了中国天主教会要始终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话毫无疑问又把我们脑袋砸晕掉!就像从来没有希望“一会一团”在中国教会能主导什么一样,我们也从来没敢相信在“一会一团”手中天主教在中国真能完完全全由教会自己“自主自办”!如果牧者把自己的身份没先归位在“主教”这神圣职务上,反而只是“主席”、“副主席”、或“秘书长”、“副秘书长”,那么我们就不敢、也不会希望什么!

一会一团网站的报道提到朱维群时热情地说:“在座谈会上,朱维群部长作了重要指示。他说,牧灵福传事业是天主教发展的根本和基础,我们对天主教会按照信仰和传统推进宣传福音的工作给予尊重和支持。这与国家建设不但没有矛盾,还是有帮助的。”这里“尊重与支持”是需要的,但“指示重不重要”却很值得怀疑!俗话说:殊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政府官员在“教会事业”面前谈何“指示”,且还是“重要指示”?这岂不是谄媚!?

报道接着说:“最后,朱部长提出了三点希望:一、中国天主教的首要任务是坚定爱国主义的政治立场;二、要进一步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积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三、要高度重视爱国组织建设,壮大爱国爱教的骨干力量。一会一团要坚持爱国爱教、独立自主办教原则不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提高政治觉悟,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壮大内生力量。”这三点希望实在让人有些惊讶!惊讶所有参加会议的主教、神父、修士、修女、教友心中怀着的高贵忍耐!中国天主教的首要任务不是传扬福音、不是促进社会正义,而是“坚定爱国主义的政治立场”;加强神学思想建设不是为了主内兄弟姐妹更好信守基督真道,而是“积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由此看来,这不是关于《牧灵与福传》的会议,而是爱国组织建设的会议,是壮大爱国爱教骨干力量的会议,是鼓励一会一团要坚持爱国爱教、独立自主办教原则不动摇的会议!这实在是“一会一团”自己的会议!它和中国教会毫无关系!

对照928日王作安在华盛顿就改善与梵蒂冈关系发表的谈话来看926日朱维群在宁德对“一会一团”的指示希望,我们会发觉政府仍企图办教,这和主张“政教分离”的政策是背道而驰的。

王作安在华盛顿就改善与梵蒂冈的关系谈道: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即愿意在“两项原则”的基础上与梵蒂冈进行坦诚对话,共同寻求解决彼此问题的方法。中国涉及与梵蒂冈关系的“两项原则”为:第一,梵蒂冈必须同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梵蒂冈不能利用宗教来干涉中国内政,包括不以宗教事务为名干涉中国内部事务。这第一点不必说,关键在第二点!我觉得需要特别提出来:“两项原则”里没有强调“独立自主”(既使如某网友指出的这只是把“独立自主”改换说法而已)才是值得关注的!?这样的改换出于什么样的考量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考量”就是积极的表现!

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会一团如果甚当领导中国教会发展福传,那就必须先把精力放在对大公教会身份的认同与肯定上来,努力争取“政教分离”政策的落实,而不是非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会”之路!


附文:“中国特色”的教会  劲风

对于教会,对于信众,“自祝自圣”不啻是个敏感的词汇,对于事件中的神职人员也是一出滑稽的戏——神职人员上演着与自己所传之道相悖的戏,而希望进入以后传道的更高层次。让信众看着总觉得南辕北辙——信仰大半都被自祝给“逐”了出去。

本年度两个引发海内外眼球的事件:四川和汕头教区的自祝自圣,可谓把“自祝自圣”这出戏引向了高潮:教廷宣布的自科绝罚,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某些神职人员一相情愿的“意料”之外,他们认为并不是“空前”之举,为何就得绝罚之处?对于此次“自科绝罚”的神职人员,和绝罚后信众的信仰需要,开始我们以为大众很茫然,无法行驶神职的神职人员定会很着急,信众会作鸟散。还是我们神职人员开明,很快便调整了自己的方向很路线。众羊不能没有牧人,羊群彷徨之际,牧人首先必须能扬起牧鞭,指引他们的方向。

信仰的方向——是的,信仰的方向,不过是换个说法而已,信众不能做鸟散。进入绝罚地区的教会,依然充满蓬勃生机:神父们继续弥撒圣祭,信众在一阶段的犹豫之后,依然选择进教堂参与弥撒,因为,看到被绝罚的神父,依然可以“圣祭”,寻求信仰的信众也就别无选择地继续着信仰,虽然内心有几分的不踏实,但只有看着的鞭子,虽然这方向跟先前牧人指的不一样,要么离群,要么继续跟着他们走。

这是被绝罚神父们负责的教区情况。神父们是否知道,信众进堂与否,已经不是身体的行踪,丢失或迷失的,是灵魂。一开始的冷落,我们痛心;如今的又见热闹,我们更如针在背:因为,繁华的,只是灯火,只是人影,灵魂的迷茫和犹疑,对各种圣事的“圣”性的怀疑和迷惑,让信众的信仰摇摇欲坠。

对于城镇乡村的大部分信众来说,他们只知道:绝罚就是神父不能行圣事了。被绝罚的神职人员覆盖着整个地区,要找到没参与那次自祝自圣的神父,真是凤毛麟角。按时尚的名词,他(们)属于边缘人,在这些“主流”神父的行列之外,虽然他们得到信众的爱戴,可是,没有堂皇的教堂,没有辉煌的一切,他们的声音很弱小,一两盏灯,怎能照亮那么多黑暗的山头?

被绝罚的神父还是有办法:外地神父共祭。(而按绝罚的涵义,是不许上祭台祭献的。)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互联网的沟通让信众也有旁观者的明了,他们各有自己的立场。所以,信众在教堂门口有两种选择:进去或是不进去。羊群少了很多羊。但灯火依然辉煌,教堂依然不绝人影。

是的,依然是主教,依然是神父,依然是信众,但这个没有了“神性”的教会依然是天主教的信仰吗?!这是我们的疑问和叩问!这也是许多选择继续进堂的信众内心忐忑的疑问!被绝罚的神职人员振振有辞:自祝自圣,是我们的中国特色;被自科绝罚,不是他们的错,既然教廷不理解,我们也就只有这样!“在中国就必须这样!”这是最大的理由。

中国特色的教会便需这样?!他们依然继续履行他们的圣职,他们对磐石——伯多禄的这个“头”发出的指令置若罔闻,或者说已经背道而驰。只要我们去看教廷发出的那份声明。“你是磐石,我要在这磐石之上,建立我的圣而公教会。”(1618中国教会的肢体,也是在这磐石上繁衍开来的。信仰上帝的还有犹太教、东正教、新教……为什么我们叫天主教?这些神职人员在未被绝罚之前,会告诉我们:因为我们是“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 “肢体虽多,身体却是一个”(格前12:20), “中国特色”一词,已经成为切割肢体使之脱离身体的一把刀。

我们的神职人员,因为被绝罚,便把“中国特色”这个美丽的名词安放在一切之前,让其挡住“自祝自圣”和“自科绝罚”,希望能挡住信众对磐石的视线。若要继续对信众进行传道,“中国特色”这四个字应该写入以后的《要理问答》,才不会自相矛盾;还有,《圣经》里圣保禄宗徒的书信等也得改下,才能自圆其说,要么,与新教共融,倒有许多共通之处。中国特色,多么时尚的借口!或许就是教会某种即将演变的物种,我们这些神职人员说不定就是以后“XX教”“XX会”的教主或是会长。只是信众身不由己地跟着变成某种自己也不明白的教徒。

中国特色,不应是某种畸形物种的代名词。“我们是恭敬天主,不需哪些人的认可。”这些被绝罚的神职人员以天主的名义,教导也用跟信仰相违背的做法去信仰天主。这样蓬勃发展的“教会”已经成为了中国教会的一小撮,他们是范品,将带领以后的中国教会走“中国特色”天主教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